当前位置 -> 新闻 -> 查阅信息

查阅信息

辉煌六十载 我们共成长
发布者:czszjs    发布时间:2016-08-08    点击:2493

 

繁忙的人流、车流、物流,穿梭在生机盎然的城市区间,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连结成她发展的动脉,输送着她腾飞的活力。
  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见证着城市从蹒跚学步到成熟壮大,见证着城市的蜕变和辉煌。而一次次的新建、改造、拓宽和延伸,记录下了城市崛起和发展的脚步,也见证了市政建设者们付出的智慧和汗水,更是在这片热土上谱写出他们忘我奉献的一曲曲壮丽凯歌。
  60年来,常州市政就是紧随着龙城建设的发展,铺道路、架桥梁、建水厂、扩机场……打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精品工程,成为建设江南名城常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1956年,60年来,5次更名。从一支拆城墙、以工代赈、手拉肩扛的小小市政工程队,成长为拥有数百名员工、一大批现代化大型装备的专业化、多领域发展的市政总承包壹级施工企业。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常州市政人与常州城市同发展,共成长,谱写出了绚丽篇章。
  在老市政人眼里,这60年,也是常州城市建设从一株小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历程。
  解放初,常州城区面积仅不到7平方公里,道路狭窄,多为7—9米宽的条石路、弹石路、碎石路,路不成网,总长不到60公里。今天,常州已成为长三角著名的宜业、宜居都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延陵路是贯穿常州市区东西向的主干道,如今的延陵路东至戚墅堰,西至怀德路,宽畅通达,绿树成荫,繁华似锦。但老常州人都知道,解放初期的延陵路还只是一条铺着石条的巷子,五十年代初开始改扩建,由此也拉开了延陵路不断更新的序幕,也开始了常州市政与延陵路60年的缘分:首先拓建自东大街东口经小营前、前北岸至白家桥一段,拓宽为14米(车行道9米,两侧人行道各2.5米),将原有石条路建成弹石路。现在的年轻人,已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弹石路了,但在五六十年代,弹石路很流行,源于其取材容易,施工简便,不扬尘,还比较平整。好一点的路面,交通工具的行驶时速可达到60公里左右。
  五十年代末,沥青路面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从1959年8月开始,东、西大街先后在原弹石路面上加铺贯入式和半贯入式沥青表层,成为常州最早的沥青路。贯入式沥青施工是把现场融化的沥青浇在已铺好的主要集料上,再分层撒布嵌缝石屑和浇洒沥青,所有施工都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恶劣,当时唯一的机械设备就是一台8吨蒸汽压路机。
  1963年,在向苏、锡、沪等城市学习取经的基础上,公司总结出了适合我市的,在弹石路上铺筑厚黑色碎石路面的施工方法,并将其使用在东大街小营前段拓宽改造工程中,该路段总宽30米,车行道为宽14米的3cm厚黑色碎石路面,成为当时常州最宽的一段道路。
  1987年,东、西大街迎来了首次化茧成蝶的拓宽改造,成为了由常州市政公司施工的常州第一条景观大道:宽46-80,从和平路到怀德路,两侧高楼鳞次栉比,绿树鲜花迎风摇曳,成为上世纪80年代常州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骄傲。延陵路由此定名。
  此次改造的路面结构,改变了用碎石或利用原弹石作基础,加铺沥青面层的做法,采用35cm厚的多渣灰土基础,加10cm以上的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提高了路面的刚性。
  进入90年代,高速公路开始在全国兴起,带动筑路技术和装备的快速发展。此时,无论是沥青的质量,还是拌和、摊铺以及碾压设备,跟以前相比,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沥青混凝土路面真正成为了城市道路的主力军。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动下,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公司在2000年进行的延陵东路改建工程,以及在2002年进行的延陵西路改造工程中,都是采用的路基+(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结构,路宽达36-39,并同步铺设地下供水、供气、通讯、广电、雨污水、路灯等各种管线。同时,对人行道更换花岗岩铺地,对花台进行花岗岩装饰。改造后的延陵路展现出了一派现代都市的风采。
  此后,延陵路又几经改建、延伸,每一次改建都与常州市政人息息相关。现在的延陵路,沿途既有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名胜,又有繁华热闹的商业区,是常州最著名的一条道路,同时,这条路也定格着市政人最难忘的记忆。
  轻烟袅袅,波光粼粼,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常州城中穿城而过,枕河人家,因河兴市,成就了沿岸数百年的繁盛。虽然“小桥流水人家”,灵动着江南的秀气,但纵横阡陌的河网,也成为了市区现代交通的最大阻隔。
  上世纪60年代起,公司在市区运河上陆续改建和新建了朝阳桥(1968年)、广化桥(1969年)、怀德桥(1970年)、五星桥(1972年)、德安桥(1972年)、卫东桥(1975年),这些桥梁建造的主要形式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桥。
  在80代中期,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公司先后在西仓桥、怀德桥、广化桥、同济桥边建造了用贝雷片装配的钢桥,用贝雷片搭设的桥,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捷、适应性强、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州的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相应地,常州运河上桥梁的建造也迎来了一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时代,这个时期,公司先后建起了采用下承式系杆拱的卫东桥、三跨预应力连续箱梁的同济桥、单塔斜拉的五星桥、双塔悬索斜吊杆的广化桥、变截面斜腹板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的青洋路桥、以及新建的同安桥、连江桥和白家桥。其中,1993年公司建造的同济桥是常州第一座城市立交桥,通车后成为汇接常州内环线与南北主干道的交通枢纽和古运河的新景点。1999年建成的广化桥,在常州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首次采用悬索桥体系,应用了19种桥梁新技术,部分技术为国内首次使用,桥型美观,桥面建筑高度仅90厘米。这项工程荣获市政金杯示范工程,是对常州市政人的最高奖赏。上述每一座桥都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它们也成为了常州地区的城市风景。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被运用到了这些新建的桥梁上,如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高强度拉杆、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真空压浆技术,钢、砼组合结构等技术被采用,使得桥梁能够满足现代交通大跨度、大荷载、大流量的要求。
  常州运河上的桥梁,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不仅仅是人们实现跨越的工具,更是一座座城市的标志,是宝贵的空间艺术品。汩汩流淌的老运河上,常州市政人先后新建、改建了10余座大桥,沟通了城市南北大交通,这也成为了常州市政人善于学习,敢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历史见证。
  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高,以后的运河上将会建造更多的桥梁,它们必将更具艺术造型,更加重视桥梁美学和景观设计,以达到人文景观同环境景观的完美结合,正如现在正在改建中的同济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古老的运河在将来会变得越来越具有风采,也会变得越来越让人流连忘返。
  进入新世纪,常州市政人勇敢迎接城市建设大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考验,思想引导,观念更新,稳健应对市场经济风云变幻,创造出了崭新的业绩。
  公司始终坚持在工程建设上贯彻“质量成就未来”的管理理念,始终注重一个“优”字,坚持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闯市场,努力做到了“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创一方信誉,拓一片市场。”
  公司历年来获得的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奖杯背后,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进步,是精益求精的质量、安全意识逐步融入员工的血液,是高效的大型专业机械化装备替代了手工作业,是常州市政人在追梦路上矢志不渝,胼手胝足的坚持和拼搏。
  特别是2004年12月公司改制后,以赵昔生同志为董事长的董事会和经营层运筹帷幄、审时度势、依法经营、建章立制、认真履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带领全体员工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发扬集思广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公司不仅在传统的道桥施工中以优质工程和责任担当赢得了社会的信任,而且公司积极瞄准新时期城市环境建设的需求,以水工构筑物作为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立足常州,走出常州,在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施工中开辟新的天地,转战苏浙皖,驰骋竞争场,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常州城北污水厂、常州魏村水厂、苏州吴江市区域供水第二水厂等5个工程获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成为了江苏省内水工构筑物施工业绩最好的市政施工企业。
  同时,公司大力研发沥青砼材料和混凝土构配件生产,赢得了常州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积极参与城市道路养护市场竞争,公司又取得了新的业绩。
  回顾常州市政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的理想和使命始终没有变,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我们肩负着市政历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我们将牢固树立“创一流,居前列”的发展理念,继续走差别化竞争之路,努力把常州市政做精做强。迎接新挑战,再创新业绩,为常州的市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一个由老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伴随公司顺利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1956年7月,常州市政工程队建队时只有40名职工,1名党员。1958年7月更名为常州市市政工程处,正式成立了党支部。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1978年12月经批准成立党总支,此时党员人数已达40名,下设6个党支部。1982年10月,市政工程处分建为市政工程公司和市政养护处,市政工程公司党组织仍为党总支,共有46名党员,下设4个党支部。1999年2月,更名为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总公司,同时成立总公司党委。2004年12月,改制成立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了有限公司党委。目前有87名党员,下设9个党支部。
  公司党委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断探索老企业党建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围绕“争优”、“文化”、“人才”等关键工作点,紧密联系企业经营发展大局,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新形势下老企业新型党建工作的生动局面,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企业的创新发展,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共进。企业发展需要现代企业文化的支持,传统老企业有着优良的企业文化传统,公司党委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统一领导班子思想,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坚定搞好企业的信心,用领导班子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用领导班子的思想领先,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领先,同时在机制、体制上也加强改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促使我们传统老企业文化适应现代的社会发展。在环境氛围上,公司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机制。树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培育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创造一种奋发、进取、和谐的企业氛围,使职工与企业形成坚不可摧的利益共同体。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让群众得实惠。坚持做好“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重病助医,特困结对,节日慰问”等扶贫帮困活动。党员干部带头走访慰问,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60年的历程,见证着常州市政的成长。1958年完成产值26万元;1966年完成产值103万元;文革期间产值徘徊在100万元左右,1972年产值增加到了152万元;1982年完成产值675万元;1991年完成产值1283万元;2000年完成产值9861万元;2004年完成产值39196万元;2015年完成产值85000万元。
  60年的辉煌,伴随着常州这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常州市政,一个响亮而充满活力的名字,一个洋溢着激情和自信的群体,一个以“塑造铁军队伍,建设精品工程”为己任的企业。在龙城这片热土上浴火淬砺,锻铸忠魂;在大江南北的城市化发展中挥洒铿锵旋律,谱写一曲曲青春的赞歌。
  我们在拼搏中前行,在磨练中成长。愿景引领,文化强企,“让员工快乐、让业主满意、让政府放心”不辱使命,励精图治,适应新常态,争取新进展!
  60年一个甲子,60年一个轮回,而60年又是一个奋斗和拼搏的起点。崭新的历史从现在书写,辉煌的业绩从现在再创造,实现“常州市政百年梦”,今天,我们将全新起航!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公司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青洋北路158号 |   邮编:213017 |     公司电话:0086-0519-85501558 |   公司传真:0086-0519-85501558 | E-mail:czsz@czszjt.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备案号》:  苏ICP备12078434号-1   免责声明     技术支持:  星脉科技